有些人总喜欢躲在别人的成功背后指指点点上尚策,仿佛自己永远站在正确的一边。最近,娱乐圈又出现了一个典型的“恬不知耻”的例子。
乐评人丁太升,以一口“毒舌”著称,经常对不少歌手横加批评,尤其是对刀郎的音乐不遗余力地贬低。就在《悟空》这首歌被改编得火热的时候,丁太升却毫不客气地斥其为“烂歌”。这不禁让人疑问:一个没有代表作品、没有实际成就的人,凭什么在音乐圈里自封评委,随意指手画脚?
作为音乐人,至少得有一两首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,才能有资格站在评论的位置上,谈论别人的艺术创作。可丁太升呢?他的作品几乎无人记得,他最为人所知的似乎就是那张“毒舌”嘴巴——总是用尖锐刻薄的言辞攻击别人,却从未有过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展开剩余83%他曾公开批评谢霆锋,指责他靠父母的光环走红,甚至说谢霆锋的音色“难听”。这样的言论不仅伤害了谢霆锋,也让人开始怀疑丁太升的专业水平。谢霆锋凭借多年努力和才华,在音乐和电影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,而丁太升却无视这些成就,站在高处冷嘲热讽。
刀郎也未能逃过他的毒舌。丁太升对刀郎的《罗刹海市》评价为“华语乐坛的第五等级”,这种刻薄毫不留情的评论激起了不少人的反感。事实上,刀郎的作品自发布以来备受喜爱,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歌唱功力,也为华语乐坛注入了新鲜活力。可丁太升却用“低俗”、“难登大雅之堂”来形容,这不仅是在贬低刀郎,更是在挑战大众的审美观。
丁太升的批评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争议,他把所有人当成“靶子”,似乎只有踩在别人头上,自己才能看起来更高大。比如在《歌手》节目中,他直言海来阿木“太土了,甚至比张杰还土”。海来阿木是首次登上大型舞台的新人,虽然因为紧张出现了一些失误,但他已经向观众道歉并获得了理解。然而丁太升不顾这些事实,硬是用刻薄的话语攻击这位新星,同时也无端贬低了张杰。这样的评论不仅让海来阿木感到委屈,也让不少观众质疑:一个乐评人,难道已经丧失了对音乐最基本的尊重?
在《天赐的声音》节目中,他对女说唱歌手VAVA的表现提出尖锐批评:“歌词空洞,毫无诗意”。面对这种质疑,VAVA当场反问:“你懂说唱吗?”这一句反问一针见血,暴露了丁太升对说唱文化的肤浅理解。虽以评审身份站台,丁太升的言论却显露出他对音乐的认知缺乏深度。
从他的言辞中,我们能感受到某种不自信。一个没有代表作的评委,怎能有资格批评刀郎、谢霆锋这些有着无数经典作品的音乐人?他为何敢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这些成功艺术家身上?答案很简单:他从未真正面对过被批评的压力。
丁太升表面上看似“自信满满”,实际上言辞缺乏深度,更多是在制造话题和争议,借此吸引眼球,保持曝光度。然而,这种方式不仅让他的声誉在音乐圈逐渐下滑,还让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他的公正性和专业性。
一个没有作品、缺乏创作能力的人,真的有资格评判别人的作品吗?一个真正专业的乐评人,应该具备深刻的音乐理解力,而不是靠贬低别人来提升自己存在感。丁太升如果想在乐评界立足,首先要明白尊重是评论的基础。
乐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抬高自己,贬低别人,而是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音乐,欣赏艺术。无论是《悟空》这样的经典,还是刀郎的《罗刹海市》,这些作品背后都有创作者的心血与努力,任何评论都应给予基本尊重。
尤其是当评论者本身没有突出的创作贡献时,更不该用“毒舌”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。丁太升的“毒舌风暴”或许短期内能博得关注,但这绝非长久之计。
在音乐行业,理性和尊重才是评论的核心。持续贬低他人,只会让丁太升的乐评人形象越来越受质疑。音乐评论的真正意义,是引导更多人发现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,而非靠制造争议满足虚荣。
对于那些没有作品、缺乏创作经验的人来说,批评他人远非易事。丁太升需要认清现实:若想在音乐圈站稳脚跟,唯有放下偏见,尊重每一位音乐人的努力和作品,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认可。
发布于:江西省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